3499拉斯维加斯官网-Made in China
公司概况

挟强大产业链后发先至,NB-IoT迎接商机大爆发

       2018年,NB-IoT已经取得非常全面的优势,接下来的产业商机与市场发展备受看好,预期能成为LPWAN产业主流。

       低功耗广域网(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, LPWAN)自受市场瞩目以来,用户许可证频段的NB-IoT与非授权频段的LoRa、Sigfox,就被看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代言人,LoRa与Sigfox的标准较早完成,所以占有初期发展优势,而NB-IoT在2016年标准底定之后,经过2017年发展加速,2018年已经取得非常全面的优势,接下来的产业商机与市场发展备受看好,预期能成为LPWAN产业主流。
       目前在NB-IoT的推动上,尽管各界都看好其发展性,各地的电信商已陆续宣布开台为其提供服务,但事实上2018年依然是各厂商的布局阶段,市场商机预期将逐步浮现。

       本文将透过不同面向的观察,包括发展的中国市场趋势、产业链的发展概况等,描绘出未来二三年NB-IoT的发展轮廓。

NB-IoT逐渐取得技术优势
       2017年出现一波NB-IoT建设的热潮,Gartner研究总监刘轶(图1)指出,Vodafone、TIM、T-Mobile、M1、Singtel、StarHub、China Mobile、China Telecom等都已或正在部署商用NB-IoT网络,加速扩大覆盖范围。预计2018年将是NB-IoT技术规模商用的元年,特别是下半年,越来越多的NB-IoT芯片、终端和应用将会出现。
       从技术规格角度上观察,相较于标准已制定完成的Sigfox与LoRa技术,NB-IoT每年一次的技术更新脚步显得更加稳健,目前已商转的都是最初版的R13规格,技术还存在诸多缺陷,不过2017年完成的R14版本,强化了基地台定位功能,包含ECID和OTDOA;SC-PTM多播;导入Category NB2,提升传输速率,支持功耗更低的技术至-14dBm。预计2018年R14版本的芯片与服务逐步上路后,LoRa与Sigfox的技术优势将消失。
2019年商用化R15版本的NB-IoT将取得技术领先优势,2020年以后的5G版mMTC技术将涵盖大部分的物联网终端。另外,2017年全球各地已有约30个包括LTE-M与NB-IoT的3GPP LPWAN商用网络,2018年更是各电信公司相关服务开启的高峰;2017年11月27日率先开台的远传电信,企业暨国际事业群物联网产品暨方案管理协理汪以仁(图2)指出,远传电信将于2018上半年完成全台湾NB-IoT讯号覆盖,商业服务也会正式上路。 
中国政策全力推动NB-IoT
       从全球各区域市场观察来看,欧洲算是NB-IoT推动较早也较顺利的区域,但发展最迅速的区域却非中国莫属,中国早在几年前就大力推动该标准发展,华为不仅是NB-IoT标准的主要推动厂商,同时也并购了该技术先驱团队—英国Neul。另外,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对推动NB-IoT的态度相当积极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,工信部于2017年6月正式发布《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(NB-IoT)建设发展的通知》文件。
       三大电信运营商中,中国电信于2017年5月完成全中国31万个基地台升级,布建800MHz频段之NB-IoT商用网络;2017年6月推出NB-IoT资费方案,基本费用为20元人民币/年,绑约期间给予折扣。中国移动累计开通1,031个NB-IoT基地台,2017年底完成14万个基地台的升级。中国联通则在上海、北京、广州及深圳等城市进行NB-IoT测试,预计2018年商用。
 
       工信部的推动重点包括三大部分,并订出具体方向与目标:
       1.加强NB-IoT标准与技术研究,打造完整产业体系
       此部分强调标准的发展与产业链,包括芯片、模块、设备、应用服务等开发、环境的整备,2017年底,完成NB-IoT网络覆盖直辖市、省会等主要城市,基地台规模达40万个。2020年NB-IoT网络全中国普遍覆盖,包括室内、交通路网、地下管道等应用场域讯号,基地台达到150万个。
       2.推广NB-IoT在细分领域的应用,逐步形成规模应用体系
       第二个部分是应用,2017年发展以NB-IoT为主的机器对机器(Machine to Machine, M2M)连结数量超过2,000万,2020年终端连结数量超过6亿。并推广NB-IoT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,以水、电、气表智能计量、公共停车管理、环保监测等领域为切入点,结合智慧城市建设,加快发展NB-IoT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的应用。
        3.优化NB-IoT应用政策环境,创造良好可持续发展条件
       最后是关于中长期的环境整备,包括合理配置NB-IoT系统工作频率,统筹规划号码资源分配;建立健全NB-IoT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,提升安全保护能力;组织建立产业联盟,建设NB-IoT公共服务平台;完善资料统计机制,追踪NB-IoT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等。
       复杂模式突显产业链各环节角色重要性
       NB-IoT是3GPP主导的标准,由全球三百多家电信业者协助推动,因此在技术标准发展问题解决之后,2018年是健全产业链的黄金时期,有志于抢食相关商机的厂商,若能强化自身能力,必能在2019年后欢呼收割NB-IoT大规模成长的商机。由于电信营运商扮演服务供应的角色,直接面对市场,角色最为关键,同时也承接上游包括芯片/模块、SI/ODM、设备供货商、网通设备厂、测试设备/实验室等的技术与服务。
       NB-IoT与过去3G/4G电信服务不同,物联网服务的业务模式不是单纯的B2C,而是B2B2C、B2G2C或其他更复杂的模式,加上NB-IoT应用在各式各样的垂直领域,远传2017年底开台时特别邀请了40余家合作伙伴一起站台,汪以仁指出,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是该公司发展的重点,截至2018年1月底,远传的合作伙伴已经超过70家,希望透过与不同类型、不同领域的厂商合作,扩大并深化未来的物联网服务。有别于简化的芯片/模块、设备、营运商的产业链架构,u-blox商业开发主管黄俊豪(图3)认为,系统整合(SI)、ODM/OEM厂商、网通设备厂、测试设备商、测试实验室等,未来都将在以电信营运商为核心的产业链中,扮演比过去更重要的角色。
       芯片/模块
      上游芯片/模块厂商的发展现况,目前芯片较具实力的业者还是Qualcomm、海思(Hisilicon)两大厂商,MTK在2017年底动作开始积极;模块以u-blox、Quectel、美格、SimCom等较为积极,由于目前NB-IoT芯片是以R13版本为主,功能上较不完整,预计2018年下半年开始出货的R14版本NB-IoT芯片功能较为完整,预计市场接受度将大幅提升,出现较大的出货量。
       2018年下半年也将有更多小型的NB-IoT芯片厂商加入市场,Arm以IP供货商的角度切入市场,该公司IoT装置IP事业群商务拓展经理窦振诚(图4)解释,采用Arm物联网解决方案,有助于中小型IC设计公司快速进入市场,预期2018年下半年就会有芯片产品推出。
       系统整合(SI)/OEM 
       NB-IoT有许多垂直专业领域与地区性的应用,需要有系统整合商扮演特定产业与营运商之间的桥梁,黄俊豪表示,同样是NB-IoT的服务,应用在智能农业与智能读表的需求就大不相同,要有系统整合商提供订制化的服务,代工厂近年也会扮演类似角色,因为OEM厂商希望可以在制造之外提升自身的价值,成为解决方案供货商。另外,不同区域也会有不同的需求,例如黑龙江的农场与台湾地区的养殖业需求自然大不相同,营运商需要与了解各种产业专业的厂商合作。
       网通设备
       NB-IoT为3GPP标准,原本就只需要透过电信基地台设备,但是在初期LTE系列下的服务,一则是网络容量还不够,一则是各类应用的区隔性颇大,像是智能读表的应用,同一个小区或区域的此类数据,都集中到Gateway再传送到基地台或云端,数据的处理会较为单纯,台湾地区过去有很多网通厂,未来也可以积极观察相关商机的发展,并切入此一市场应用。
       测试设备/测试实验室
       测试设备与测试实验室一直都是属于周边与辅助的角色,NB-IoT由于是3GPP技术的一环,所以针对标准验证部分并没有太大的瓶颈,主要是前述订制化需求因应不同应用会有不同的技术指标,比如有些终端节点放在海上长期搜集数据,模块的设计就需要省电、防水、抗盐分、日照,这些需求必须透过测试认证实验室模拟应用环境,以便验证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应用需要,以及若无法达成要如何调整。
       发展较佳市场应用与商业模式
       物联网被看好是一个数以百亿计的市场,光从市场规模来看,其中的商机当然令人兴奋,2018年看起来是这个商机正式启动的时间,未来每家在这个阶段投入布局的厂商,能收获多少实质商机,今年看起来非常关键。再者,物联网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渐进且持续的过程,一位产业分析师恺切地说,目前服务供货商还未能清楚告诉消费者与市场,采用NB-IoT可以让服务大幅提升且无痛转换;同时服务供货商也自陈,现阶段最大的挑战就是让客户知道物联网的好处并接受业务模式,这两个说法看来不谋而合。
     “科技始终以人为本”这句非常著名的标语,用在NB-IoT的发展上也相当贴切,物联网产业需求毋庸置疑,3G发展初期的概况就是一个明显的借镜,尽管3G拥有很好的效能,但当消费者还无法体验时,想要就很难变成需要,同时商机也不太具体;NB-IoT目前也处在这样尴尬的阶段,所以完善产业链,并透过不断与市场沟通,提出较佳的市场应用与商业模式,最终必能感动消费者。


联系电话

400-828-1488
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金城东路333-28-601

备案号:苏ICP备16001639号-1

微信公众号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